100元附近约会-附近100米200块4个小时,附近学生200元一个小时,一对一空降可约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西昌

西昌挤进全国百强县:“黄金十年”打基础 “铂金十年”上台阶

2016-10-25 来源:凉山日报

  第九次党代会召开期间,一个好消息传来:西昌再次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行列。

  经过“黄金十年”的艰苦奋斗,西昌经济社会积淀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厚重的精神财富。这一系列丰厚的成果,对于不断跨越发展的西昌来说,是为下一阶段再攀新高打下基础。

  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被解读为:积淀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经济基础、民生基础、精神基础。对于自加压力、追求卓越的西昌来说,发展仍然不够、发展仍然不足。

西昌,一座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李潇 摄

  如今,四大现实性机遇叠加,西昌已进入大有可为的“铂金十年”。这将是西昌接力、接速发展的十年,也将是谋求新一轮发展先机,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功勋的十年。

  今后五年,是西昌建成全面小康的决胜期、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的攻坚期、建设国际性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目的地的关键期。

  今后五年,西昌将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五大战略、攻坚六大片区、构建六大支撑,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州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大幅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目前,西昌已经从克难奋进、跨越发展的“黄金十年”,迈入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铂金十年”。

  “黄金十年”打下如此丰厚的基础,“铂金十年”的未来让人倍感期待。发展如登山,越往上走越艰难,高位求进的西昌,需要全体干部群众加倍的努力与付出。

  今后五年全市总的奋斗目标是:完成“三步走”目标第一步: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经济社会发育程度进入国内相对发达地区水平。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加快建设川滇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川滇结合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攀西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实验区核心增长极,初步建成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换季总部基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中国亚高原地区体育训练基地、四川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整体提升西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加快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新西昌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过千亿元。钟源 摄

  今后五年的发展主题:2017年为基础提升年,2018年为产业转型年,2019年为交通枢纽年,2020年为生态提升年,2021年为社会转型年。

  今后五年具体奋斗目标: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GDP年均增长10%以上,总量突破7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突破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42: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城乡和区域差距明显缩小。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城镇化率达到65%,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

  ——着力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大产业支撑发展格局。全力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以加快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新西昌为核心,围绕“345目标”,形成“一三四五七六九十” 战略布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笆濉逼诩湮鞑萌β糜稳耸黄?000万人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成以上,三次产业结构实现重大优化。工业转型发展,围绕“238目标”,着力构建“6+X”产业集群?!笆濉逼诩涫迪止ひ底懿?、建筑业总产值过千亿,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00亿,保持年均增速8%以上。农业特色发展,以构建“六化”(32)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为核心,围绕“212目标”,着力实施“五个一批”举措 。2016年实现基本脱贫、基本小康,2017年在全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90%的行政村建成新村新寨、90%的村民入住新村新寨)。

  ——着力蓝天碧水,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构建大城建支撑发展格局。科学布局城市发展定位。紧扣“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战略定位和长期目标,以现代化和生态化为标准,按照“做强一心、发展一带、协调五区”的总体布局安排发展规划。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构建科学协调的发展空间,构建绿色循环的生产方式,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统筹推进畅通西昌、海绵西昌、光明西昌、五彩西昌、智慧西昌、雪亮西昌、安居西昌建设。

  ——着力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大开放支撑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推进政府管理服务能力现代化,实现由管制型政府向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进一步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新的发展动力。进一步创新新型城镇化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省级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扩权强镇”改革。进一步推动开明开放发展: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对接、融入、承接国家一批建设战略,全面加强旅游、特色农业和清洁能源开发等方面合作,加快推进西昌、冕宁、德昌三县市同城化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着力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构建大民生支撑发展格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脱贫攻坚工作“234”总体目标和“37345”具体目标,深入推进全市“五大扶贫工程”,“十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全面落实12个专项方案,,切实抓好47个贫困村相关工作,抓好“1+X”产业扶持,2016年在全州率先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均衡发展社会事业,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着力从严治党,全面落实中央省州从严治党新部署,构建大党建支撑发展格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传承弘扬西昌精神,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斗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做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边界区域党组织等区域化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建设“廉洁西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着力依法治市,不断创新治理体系和能力,构建大治理支撑发展格局。持续推进依法治市,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执法行为,深入实施“10+5”工作机制,到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基本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市新格局。

编辑:周明亮

主题活动


地方文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