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建设是城乡规划建设中的“顽疾”,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近年来,我州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各县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各县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广大农村,以脱贫攻坚为代表的彝家新寨建设正在迅速改变着昔日农村的旧面貌,通乡进村入户路,幢幢漂亮的新民居,正在广袤的农村描绘出今天凉山美丽的新农村。但是,伴随着城乡建设的大跨越,乱搭滥建的违法建设行为也在滋生,在城乡结合部、在交通要道两侧、在景区景点、在刚刚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村寨,违法建设行为屡屡出现,甚至有的地方愈演愈烈,呈蔓延之势。
城乡建设中出现的乱搭滥建的违法建设,违反了城乡建设规划,损毁了城乡形象,破坏了公共资源,侵占了公众利益,放纵了贪念私欲,是脱贫攻坚和自治州发展中的“顽疾”,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坚决予以铲除。
刚刚结束的全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动员大会指出,违法建设是城乡规划建设中的“顽疾”。既是“顽疾”,就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治理起来的难度大,困难多,必须出重拳,下狠手,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严格执行城乡建设规划,坚守住法律法规的底线。
规划是立足中长期发展、立足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而制定出的具有刚性原则的政策法规。我州正处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时期,抓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必须祭起法律法规的武器,坚守规划,刹住违法建设。
坚守规划,刹住违建,抓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强化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违法建设之所以成为“顽疾”,一个很大的因素是法律意识淡漠。城乡建设规划具有的刚性原则,具有的法律效力要么不为人所知、要么被人漠视,这些人既有乱搭滥建者,也包括一些行政执法人员。乱搭滥建者无视法规,恣意妄为,行政执法者执法不严,有法不依。因此,强化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是治理违法建设的治本之策。把依法治州,建设法治凉山落实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上来、落实到治理违法建设上来,要从思想意识上建立起乱搭滥建违法的红线,让乱搭滥建者对规划有敬畏之心、对法律有敬畏之心。
坚守规划,刹住违建,抓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强化执法者的执法意识和执法环境建设。治理违法建筑,总是会出现一些执行难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执法者执法意识不强,执法部门执法环境不好。整治违法建设,从国家到地方,都有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执法者本身执法意识不强,尤其是遇到执法对象是干部、纳税大户等,执法的底气就不足,产生畏难情绪,不敢“亮?!保踔练牌傻牡紫?。其二是执法环境要优化。这就要求从各级干部自身做起,首先要求自身不能够搞违法建设,同时也不能够因为被执行人员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就打招呼,递条子。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治理违法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坚守规划,刹住违建,抓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形成统筹力量,形成合力。治理违法建设,是一个涉及部门多,涉及面广的工作。因此,必须整合各部门的力量,综合推进。要形成党委政府牵头组织实施,法院、检察院、纪委、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土地、环保、工商、水务、供电等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严肃查处非法占地、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私自加建、偷建抢建等突出问题。坚决刹住违法建设,抓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